第(2/3)页 至于对方是否有什么攻城的其他设备,李隆就不是很清楚了。 但他还是很希望对方能有比较犀利的攻城设备,这样就可以检测一下宜州水泥城墙的防御能力,想来到时候应该会有不错的表现。 不过,李隆现在也没空想其他的,因为现在这边的其他建筑材料都十分充足。 趁着现在的太阳还很大,温度也比较高,加上水源也很充足,所以李隆打算在这边境附近再筑起一道城墙,城墙也不需要很高,只需要能够阻挡对方即可。 如此一来,所有兵力必然会放在正面。 李隆果断的召集人手,这件事让左君红去负责。 左君红领命,立即带着队伍去办。 所有的水泥全部都调到前线,因此周国的斥候即便是看到了这边的情况,他们一时间也没办法做出准确的预测。 如果周国人来的少,他们武国的军队很有可能直接将来的人吃下。 但如果周国人来的多,那么宜州方面的工匠会选择立即停工,更何况,彼此之间的距离还有很远,所以宜州这边完全是不用担心对方会偷袭。 李隆时刻盯着这些防御工事,只要大周军方不选择主动进攻这边,他就可以保证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内,将宜州边境的所有防御城墙全部竖起。 后续也可以考虑加高城墙,将他们彻底的挡在外面。 大周军方的斥候还是看到了这边的情况,当事情汇报到拓跋艳孙的面前时,大周的几位将军们便争吵了起来。 他们觉得武国人在这种时候调动防御工事,显然是有所图谋,应当予以重视。 但也有人反对,并且给出了合理的意见。 因为他们大周也在修筑防御工事,但武国人并没有过来查看,也没有打算阻止。 双方也算是难得的默契,如果他们大多的人主动上线查看阻止,那岂不是说明他们大周胆小,害怕别人铸造防御工事? 此言自然是不无道理。 更重要的是,在战前修筑防御工事,本来就是各国都会做的事情,武国做这些并不奇怪。 双方维持争论不休,最后不得不闹到拓跋艳孙的面前。 拓跋艳孙则是一副任何事情都不是很在乎的样子,在听到他们的争执后,只是让他们肃静。 “诸位,争论这些的最终目的是什么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