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挂了电话,吴浩望着窗外。天已经亮了,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,在地上投下明亮的光斑。他想起戈壁上的沙枣树,不管风沙多大,总能把根扎得很深,然后在春天开出细碎的白花。 回到基地时,实验楼前的空地上摆满了沙枣花。林宇他们正在公告栏前更新进度表,“距新型武器装备实验倒计时189天”的字样旁,画了颗红心。 “吴总,您看!”林宇举起一块超导材料样本,“加了铈元素后,临界温度又提升了0.8K!” 吴浩接过样本,在阳光下看着那片薄薄的钆钡铜氧薄片,忽然觉得它像一片凝固的阳光。他想起汪老爷子的话,想起那些在戈壁上栽树的人,想起实验室里彻夜不熄的灯光。 “走,”吴浩笑着说,“去给‘沙暴’做最后调试。” 戈壁的风依然在吹,但此刻听在耳里,却像是一首温柔的歌。那些在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,那些在靶场上回荡的炮声,那些在病房里跳动的监护仪曲线,都在诉说着同一个故事——关于坚守,关于突破,关于把根扎在祖国大地上的人们。 吴浩抬头望向天空,阳光正好,照亮了基地的每一个角落。远处的旗杆上,鲜艳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,像在为这片土地上的奋斗者们,骄傲地鼓掌。 术后第三天,吴浩接到汪良工的电话时,正在材料研究所看林宇做低温韧性测试。液氮罐蒸腾着白雾,林宇戴着防冻手套,将钆钡铜氧薄片放进零下 40度的恒温箱,动作比之前更稳了。 “小吴,老爷子能吃点流食了。”汪良工的声音带着笑意,背景里能听到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,“医生说打印的肝组织开始工作了,胆红素指标降了不少。他还念叨着要给林宇当‘试验品’,说等好利索了,去基地看看材料的低温性能。” 吴浩笑着回头,林宇正盯着监测屏,突然拍手道:“吴总!您看!加入铈元素后,韧性提升了 30%!”屏幕上的曲线在低温区间不再陡峭下坠,像被一双温柔的手托住了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