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二章 武装-《煌明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徐煌让吴大有分配这些鸳鸯战袄,那些没军服的青壮务必分到,省得他们走出去像乞丐,不成体统。
    李将臣等人兴致勃勃地换上,穿着铁网靴,头戴红笠军帽。
    这套鸳鸯战袄外表仍是鲜红,窄袖,对襟样式,长度约从肩膀直到膝盖处,袄身为红棉布制成,衣服内有白衬,又有细小铁丝绞编的细方孔网。
    下身则配有铁网裙或铁网裤,靴子也带有铁网,全身上下只有衣袖上并没有铁网充实。
    无论什么时代,领导的待遇肯定比员工强。
    像军官的鸳鸯战袄,衣内的铁网都是双层,还配有单层铁叶甲,甲的前后都有护心镜。
    众人换上军服后,一个个咧着嘴,如同当上了大官,兴奋之情溢于言表。
    不得不说,一百二十个兵换上营兵军服后,给人的感觉整个都不一样了!
    “啧啧啧,卫所兵简直没法和营兵比!”朱盛鸿感慨万分。
    众人皆有这种感觉,以前的卫所军服,跟普通衣服没俩样,哪里像军服?
    再看营兵的军服,穿起来英气勃勃的,都感觉自己变帅了!
    大明的营兵与卫所兵不是一个类型,也不是募兵制下的产物。
    总督、巡抚有直辖的标兵,一般将领则豢养家丁,标兵与家丁独自成营,称为营兵。
    但大多的营兵是从卫所军中抽调的,也叫军兵,即来源于卫所旗军的营兵。
    徐煌他们这些从扬州卫调来的人马,到了前线就是营兵,但回去以后还是卫所兵。
    只要是来自于都司中的营官,解职后都会回到原卫所。
    卫所官调任为营官很普遍,卫所官职中的都指挥使司一职,为营制借用,也就是都司。
    卫所军官从小到大为:小旗、总旗、试百户、百户、副千户、正千户、指挥佥事、指挥同知、卫指挥使、都指挥使(都司)。
    都司是地方卫所的最高官员,相当于管理一省的军事,手底下还管着好几个卫,与布政司、按察司,并称“三司”。
    就是这么一个在地方牛逼哄哄的官职,可在营兵制中,也就是个弟弟,职别相当低。
    都司仅高于守备一级,在总兵、副总兵(副将)、参将、游击将军之下。
    第(2/3)页